找到相关内容3527篇,用时8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翻译佛陀的法教”研讨会将在印度比尔举行

    2009年3月15日至20日,来自世界各地的重要佛法(藏文/英文)翻译专家将齐聚印度北部的小镇比尔(Bir),参加“翻译佛陀的法教”研讨会,共同讨论未来百年佛法翻译的前途,会中的决议将可让世人更容易接触佛陀的核心法教。 研讨会主题是佛法翻译之未来,议题包括如何将包括一百零八套大藏经的全套佛教经典翻译为英文,这些都是佛陀直接的开示,其中有许多从未翻译成英文,这次的会议希望能达成共识,让影响深远的

    佚名

    |佛陀|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16444636546.html
  • 西藏最大的石经塔“甘珠尔曲东”有望6月建成

    2009年3月18日,经过14年的凿刻和修建,西藏最大的石经塔——“甘珠尔曲东”有望在今年6月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并将成为信徒们转经以及朝佛的又一重要目的地。 这座位于拉萨城中心、布达拉宫斜对面药王山上的石经塔被命名为“甘珠尔曲东”,塔高约30米,共13层,由上百万块刻有藏传佛教经典《甘珠尔经》文的石板堆砌而成。上百名刻经艺人参与了经文的雕刻。尽管石经塔尚未完全建成,每天已经有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13324936848.html
  • 151株菩提树落户普宁寺

      北方最大的佛教圣地普宁寺近期引进了151株菩提树,现已栽植到位。   菩提树是佛教经典佛教艺术经常提到的象征物,是佛教圣树。据佛经记载,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出家为僧,6年苦行终不能参透佛理,后来到菩提树下,静坐、静思七天七夜后大彻大悟,成为佛教创始人。因此,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   据普宁寺管理处的相关人员介绍,菩提树属桑科常绿乔木,一般树高15米,直径2米。为了营造佛教

    佚名

    |菩提树|普宁寺|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4/10205373829.html
  • 忍辱能四两拨千斤

      中国最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里说,最上乘的谋略,是不必打仗就能让敌军投降。   事实上,高明的武术家,通常是不跟敌人比拳头、比工夫,而是在受攻击时,能毫不费力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智取,使的双方都不会因此而伤亡。   佛教经典中常提到忍辱行。所谓忍辱行就是慈悲与智慧,是积极进取的,绝非束手就缚,消极的等待着被攻击。   佛教的忍辱就像是〈孙子兵法〉中说的,处理问题不是以暴制暴,而是

    圣严法师开示

    |忍辱|慈悲|智慧|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14374885739.html
  • 亚玛曲批堪布答:为什么藏传佛教的有些教义和汉传佛教的教义有些不同?

    问:很多汉地居士都是有了几年的汉传佛教基础然后又继续学习藏传佛教经典的,大家发现藏传佛教的有些教义和汉传佛教的教义有些不同。 亚玛曲批堪布答:释迦牟尼说佛法有“四万八千法门”这些法门“皆是法、皆是实、皆是真、皆随可度者,而有所益。”佛教讲究缘分,既然皈依了佛门,而且有缘皈依了藏密,那就升起信心好好修习,无论什么法门都是度人的船舶,最终上岸的

    亚玛曲批堪布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8/09300489607.html
  • 《乾隆大藏经》重印本现身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会场

    乾隆大藏经重印本 《乾隆版大藏经》为724函、总计1675部汉译及汉传佛教经典 世界佛教论坛网站报道:据香港大公报网站讯,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期间,一部《乾隆版大藏经》的最新重印本在论坛主会场——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大厅展出。摆放在一排排樟木书柜中的724函、总计1675部汉译及汉传佛教经典,彰显著中国佛教的深厚文化积淀和丰富历史内涵。 佛教自公元初年传入中国,在漫长的发展...

    佚名

    |乾隆大藏经|世界佛教论坛|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4/1033113711.html
  • 亚洲学者将齐聚印度将鸠摩罗什作品译为英文

    Sankarnarayan博士表示,“现在,印度人无法阅读出自于印度的佛教经典,我们希望通过将这些经典译成英文、出版发行,来让更多的印度人理解佛教之源。” 哥伦比亚大学藏传佛教系Robert Alexander Farrar Thurman表示,“这些经典记录了古老印度黄金时代人们的知识和智慧,但是随着一千年来各种外敌的入侵以及那烂陀大学等佛教大学的覆灭,这种文化在印度已经慢慢失传了。我们相信,各种...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10/01/07375896578.html
  • 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教外别传。”所谓“正法眼藏”这种“微妙法门”,就是指的禅宗教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指禅宗教理不依靠文字流传,是在传统佛教经典之外传承的教义。禅宗之所以提出这种主张,是认为“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不认识文字,不能阅读佛教经典,也同样可以把握佛理。早期禅僧大多文化素养低下,没有能力像义学法师那样精通佛典,他们的修行贯彻在劳作之中,而不是体现在研究弘扬经典上。这种思想正是基于禅僧的现实需要产生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23557434.html
  • 福州涌泉寺藏经阁遭水灾 5000余珍稀经卷罹难

    消毒。现代化的抽湿机、紫外线消毒仪器都投入到这场拯救佛教经典的行动中。   据称,要恢复原貌难度很大。   700年间两遭水劫   10月2日晚,鼓山遭特大山洪袭击,涌泉寺三处大殿突然被冲垮,始建于17世纪的藏经阁损失严重,阁内藏有明、清以来的佛教经典2万余册,其中历代高僧血书藏经657册,事发当晚,藏经阁内洪水滔滔,虽然僧众游泳救书,但仍有5000余册抢救不及,其中被浸泡时间最长的达一天半...

    海峡都市报

    |涌泉寺|藏经阁|

    http://www.fjdh.cn/bnznews/2005/10/2342211636.html
  • 《尼泊尔佛教大师佛陀跋陀罗传》一书出版发行

    、弘扬佛法、不辞辛劳地将几百部佛教经典译成中文,最后在中国去世。他为中尼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事迹成为中尼友谊交流史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佛陀跋陀罗大师(359至429)亦称佛大跋陀、觉贤、佛贤,出生于尼泊尔的迦毗罗卫城,17岁出家。与后秦僧人智严同从大禅师佛大先(觉军)受禅法,后来受智严法师邀请于406年来到长安,将众多佛教经典译成中文,其所译经论共13部,125卷,所译《华严经》对中国佛学...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6/16034283326.html